首頁 | 焦點評論 |
文章標題 | 【政策評論】別讓經濟成長只剩下打臉的功能 |
發表日期 | 2013-05-28 |
作者 | 盧其宏 |
今年2月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第一季實質GDP年成長率達3.26%,但5月24日主計總處公佈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僅達1.67%,與2月估計相差1.59%;在紛紛下修各季的成長率後,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從3.59%下修到2.4%。對照如此結果,農曆年後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所喊出的「黃金交叉」(經濟成長率超過4%,失業率低於4%),顯得十分「打臉」。
打臉早已司空見慣 不過,這也毋需恐慌,這樣的打臉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前年2月(2011)的時候主計處預計全年經濟成長率達4.92%,4月底甚至上修到5.04%,但最後2011年其實只成長4.07%。去年更誇張,2月主計總處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達3.85%,但是實際上,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後來只有1.32%,下修幅度達2.53%。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其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希望工具」,在年初的時候給予大家無盡的希望,讓大家相信今年會更好,最後即便打臉,至少也讓大家在幾個月內感覺良好。而明年呢,在這樣的希望工具下,又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與生計無關 打臉又有何妨 真的,這樣的打臉不需要恐慌,因為也已經沒有人會相信自己的所得會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了。2004-2007年,也就是金融風暴前,台灣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在4.7%到6.19%之間,但是每年實質平均薪資的成長率卻只介於-1.15%到0.31%之間。2008、2009年經濟成長率雖然分別掉到0.73%和-1.81%,但是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卻是-3.38%和-4.01%。即便像是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10.76%,但薪資也只增加4.34%,追不回之前的衰退幅度。也就是說,不管經濟如何成長,對受薪階層的幫助非常有限。既然如此,受薪階層當然就可笑看所謂的經濟成長率了。與其把它當作是一項攸關生計的指標,不如就把它當作專門用來打臉的茶餘飯後的話題好了。
真的需要恐慌的是什麼呢?是政府真的把這個專門打臉的指標拿來當成一切,而不探究潛藏在經濟發展內的各種問題。
GDP分配惡化 GDP是我們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除了以「生產面」來探討各行各業的貢獻外,GDP也可以從「分配面」和「支出面」進行分析。所謂「分配面」就是經濟產出分配給受僱人員作為報酬、分給僱主作為盈餘,與分給國家作為稅收的份額與比例。依照主計總處國內生產及要素所得統計,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52%下降到2011年的46%,但固定資本消耗(概念上似於房東的租金,作為廠商的現金流)卻從9%提高到15%、營業盈餘(廠商獲利)則從30%提升到34%,間接稅則從10%降低到6%。GDP作為一個大餅,已可明顯發現,勞工和政府分到的越來越少,得到的結果就是即便經濟成長,薪資也難以提高、國家財政難以維繫。
出口引導途徑或是薪資引導途徑 好吧,可是畢竟以國家整體來看,GDP還是足以衡量整體的經濟表現不是嗎?是的,但是這不代表GDP越大,國家的經濟體質就越好。GDP的「支出面」包括民間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等項目。在我們所認為經濟發展較好的階段,也就是2000年前,實質GDP最主要是由實質「民間消費」和實質「投資」組成,實質「民間消費」占GDP 6成以上,而實質「投資」則占3成左右,實質「政府消費」佔15-20%,而實質「淨出口」所給予的貢獻甚至是負的,也就是實質出口小於實質進口規模。
換句話說,在2000年前,台灣倚靠的是實質「國內需求」所驅動的經濟成長。但在2000年後,實質「民間消費」與實質「投資」佔GDP比重紛紛下滑,實質「淨出口」取而代之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動力,台灣自此走入「出口引導的成長途徑」(export-led growth process)。國內新增的產出已經不再是為了供應國內新增的需求,而是為了供應歐美的消費需求。
但是,這種發展模式下的生產既然不是供應國內需求,國內因為消費而產生的福祉自然無法提高;且在投資比例越來越小的狀況下,未來的發展也將受到侷限。更直覺的是,在各國債務危機後,未來歐美舉債消費的空間勢必降低,台灣未來還可依賴歐美作為出口市場嗎?期待這種模式繼續下去是理性判斷還是只是缺乏其他想像?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就在2011年出版的專書--「There Is An Alternative」中指出,「出口引導途徑」在各國競相壓低成本、國際貿易不均衡之下,難以維持永續;且如此模式對於國內長期的就業和發展想像不見得有所幫助。因此,各國應採取「工資引導的發展途徑」(wage-led growth process),透過提高工資來帶動民間消費,這才是永續成長的基礎(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growth)。這種模式對台灣而言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在1980-2000年實質淨出口仍是逆差的狀況下,實質平均薪資增加162%,實質民間消費增加301%,與其說台灣經濟奇蹟是出口創造的,不如說是由「工資引導的發展模式」所開創。然而,2000年後,我們卻一頭鑽進去裡外不討好又沒有前景的「出口引導途徑」。
打臉不是重點 回到如今政府的打臉預測,近幾年來看,沒有預測是不打臉的,所以這也無須責怪;經濟成長在分配惡化與「出口引導模式」下既已與受薪階層的所得與消費無關,拿來作為打臉用途倒也是件好事,至少不會全然無用,還可以作為大家抒發情緒的一個工具。不過,如果一直如此,忽視隱藏在GDP指標下的分配與支出的問題,只執著於數字的預測,並且推行任何政策只是為了創造一個個之後又將被打臉的虛幻數字,這就不只是打不打臉的問題,而是根本性地盲目和愚昧可笑的荒謬。
* 作者為經濟研究員,本文為作者個人立場,與口袋國會立場無涉。 |
留言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