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政策評論】服貿協議將加速薪資惡化
發表日期 2013-06-27
作者 盧其宏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月到4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人員實質經常性薪資為36,739元,實質平均薪資則為50,562元,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93%和2.67%,使得實質薪資倒退到14年與16年前水準。這樣的結果證明,提振薪資並不簡單,絕非馬總統國慶宣示就可解決。真正要解決薪資問題必須從各項結構因素著手,而且,服務業絕對是關鍵,而兩岸服貿協議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使薪資問題更加惡化。

 

服務業對薪資影響重大

首先,服務業不僅雇用規模大,其實質薪資下滑幅度也遠遠超過製造業。依主計總處統計,2012年服務業僱用人數占比達55%左右,製造業僅39%,營造業僅6%,換句話說,服務業的薪資變動最足以影響全台灣平均薪資的走向。相較於2000年,2012年工業及服務業平均實質薪資約莫下降3.4%,其中,製造業僅下滑0.38%、營造業下滑3.2%,但服務業部門卻下降了5.86%。這代表過去十多年以至於現在,服務業實質薪資的大幅下滑是整體薪資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服務業薪資下滑可以從供需兩面向切入,在需求面向上,國內消費需求遠遠趕不上GDP的成長率。2000年到2012年台灣的實質GDP約成長54%,但民間消費需求僅增加31%左右,這使得民間消費支出從佔GDP的65%左右一路下降到2012年的54%。民間消費需求下降與薪資衰退早已進入惡性循環:以降低廠商負擔、忽視勞動權益為原則的經濟發展模式,讓勞工無法因為經濟發展改善收入,導致民間消費低落、服務業市場規模無法隨經濟成長提升,再導致服務業之從業人員收入衰減,拉低整體實質薪資。如此不斷循環,至少已經歷十年。

再論服務業供給面,可從勞工與廠商兩個面向切入。2000年到2012年,全台各行業的雇用員工人數從593萬人增加到692萬人,增加人數為98萬人,成長率達17%。其中製造業僅增加19萬人,成長率僅為8%,但服務業卻大幅提高27%,新增就業人口高達79萬人。這顯示,近十多年來雖然製造業出口不斷增加,但事實上並未真正供應給國人足夠的就業機會,使得新增的勞動力只能蜂擁進入服務業部門。而在民間消費需求佔GDP比重降低、服務業市場規模無法與GDP同步增加之下,服務業的實質薪資無可避免地不斷下滑。

 

服務業規模整併促使分配惡化

另外,服務業的廠商面向是近年來為外界忽略,但現在不得不談的問題。台灣服務業的廠商規模較小,這從就業人數和雇用人數之間的差異即可看出端倪。2000年左右,服務業就業人數中只有54%為雇用勞工,其餘46%是老闆或無雇傭關係之從業人員,而製造業就業人數不到10%屬於後者。這同時有兩個意涵:其一,台灣服務業的廠商規模不大,所以服務業從業人員10個人裡面有4個人不是受雇員工;其二,服務業的進入門檻不高,很高比例的人可藉由籌措一些小資本做點小生意,這也使服務業成為景氣波盪時,降低失業衝擊的緩衝器。

然而,從2000年到2012年,服務業的非勞工之就業人數比例從46%下降到41%,服務業部門中就業人數最多的批發零售業,其非勞工之就業人數甚至減少將近4萬人,這顯示服務業已經朝向規模整併的方向進行:中小規模廠商陸續退出市場,使得小老闆與無雇傭關係之從業人員越來越難在服務業中生存。由於大規模廠商漸佔有市場,原本的小老闆變成勞工,而且沒有對大規模廠商的議價能力,導致服務業內的分配越來越失衡,大規模廠商可擁有超額利潤,勞工的薪資則被壓抑。同時,也使得失業、轉業勞工想轉換跑道做個小生意的夢想越來越難以實現。

這樣的結構問題如何解決,或許還不明確,但目的在使兩岸資本自由化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看來是無法改善台灣服務業市場飽和、人員過多、規模整併的問題。不僅如此,由於台灣服務業市場規模成長趨緩,大規模的資本來台很有可能導致廠商更加以價格惡性競爭,加速原來已逐漸形成的整併趨勢,導致服務業將漸由大規模資本掌握,服務業勞工則更難有獲得公平分配的可能,使得台灣整體薪資難以回升。

對於受薪階層而言,所謂經濟就是薪資與物價,不管經濟再怎樣發展如果實質薪資不斷衰退,GDP即便翻倍也沒有任何意義。但政府目前卻似乎無法分辨何者才是追求的目標,服務貿易協議就呈現了政府追求經濟,卻漠視勞工薪資問題的盲目狀態。

 

* 作者為經濟研究員,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與口袋國會立場無涉。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