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內容 |
針對在大統「假食用油」案後,消費市場的「食在不安」風暴,已經造成消費者「食在恐慌」心理。致使GMP認證的公信力毀於一夕之間,特提芻議。將黑心食品與健康食品置放在法律的天平上,每見健康食品不敵而向黑心食品傾斜,而在法治之前形成的魔與道的鬥法,賠上的代價卻是全民的健康。自1989年起,政府所推動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CAS標章和農產品之外的各類食品的GMP標章,只要取得認證,在一般消費者心目中都認為可以「食在安心」。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是指「良好作業規範」或「優良製造標準」。但不肖廠商「假其貌,惡其心」,則適可將之當成『做惡的護身符』,因GMP驗證過程是針對申請認證的某工廠某生產線檢驗,只要符合標準,這條生產線的產品都能取得標章;而且檢驗之舉偏重於生產過程,而未對食品成分及其品質詳細檢驗。在此情況下,難免會出現「魚目混珠」、「龍蛇混雜」問題,就因有此罅隙,業者藉GMP認證的效益行認證為惡,則對消費者的禍實則無窮無盡。然本席以為;「懷璧其罪」,食安問題確實政府應剴切檢討,但是否該因噎廢食取消GMP標章制度? 還是應對破壞GMP(包括CAS)制度的業者從重罰款量刑?使微笑標章永遠不會凋萎,政府公信力要如何重建?才是政府保障全民「食在健康」最大的挑戰,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