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內容 |
針對大學畢業生起薪22K及「再吵下去,連15K都到不了」論述,引發勞資對立氛圍,籲請政府正視。薪資基本上是由勞動市場決定,經濟景氣不佳,勞力需求低於供給,年輕人低薪甚至失業並不意外。但是,過去1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平均成長率逾4%,但薪資卻停滯不前,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22K更是不進反退,其原因為何?值得深思。本席認為,關鍵在於台灣經濟發展模式偏差及企業經營的觀念和心態。近二十年來,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出口,尤其著重生產成本及兩岸分工的生產模式,雖然對GDP成長率貢獻高達六至七成,但也因而不利薪資成長。「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雖為企業老闆賺進可生利潤,並美化GDP 成長數字,但薪資卻相對停滯不前,這就是肇致22K的主因。再者,很多企業在大陸市場茁壯後經營重心也隨之移轉,自然忽視在台灣持續投入與創新。所以,要根本改變當前低薪事實,台灣經濟成長模式非改變不可,未來經濟成長要增加更多內需及「在地」成分,降低外移及對出口的依賴;要更加重視創新及勞動價值提升,減少低要素成本的競爭。若能有效連結產業發展和國內就業,提升產業創新能量和勞動生產力,及政府能在制度面及資源分配上,積極協助並鼓勵企業改變,22K困境自可迎刃而解,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