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內容 |
針對每到清明節掃墓的日子,各地公墓總是擠得水洩不通,雖顯示國人慎終追遠孝思不匱,但也反映傳統殯葬方式實有再改進的必要!台灣地狹人稠,很多墓地都已經飽和,因濫葬使有些山區被葬成「癩痢頭」,嚴重影響山林景觀與水土保持。爰此;政府為改善民眾殯葬行為,部分公墓早已實施禁葬,或推動公墓公園化、改建納骨塔,同時積極提倡火葬。據內政部統計,我國的遺體火化率,到去(104)年已提升到93.7%,顯示遺體火化進塔已成喪葬主流。但納骨塔位價格不低,甚有索價上百萬元者,對喪家來說是仍屬沉重負擔,再則納骨塔仍會占用土地資源,為長遠計免除「活人與死人爭地」怪異現象,政府有責推動更天然、環保的殯葬方式。為了配合「節葬」、「潔葬」潮流,政府自民國90年起開始推動環保自然葬。所謂環保自然葬,是指人死亡後,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目前全國實施環保自然葬的地點共有30處,選擇此葬法的人數累計約2萬4千多位,顯然還有極大改進空間,為了移風易俗適應時代,政府應再加強宣導並提供極具吸引的獎勵措施,讓喪葬禮俗除更莊嚴外能更優質化。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