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國會教室-基礎篇】第三十一講:包裹表決
發表日期 2015-06-24
作者 口袋國會編輯群

近來因為公民意識的覺醒,許多人開始注意立法院每一次的表決紀錄。因此,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某某某又想利用包裹表決的方式,偷渡XX法案』的言論。 這樣的說法其實有欠公允,用語也並不精確,但往往卻總是最吸引眾人目光。

      包裹表決是立法院中最常出現的表決方式。所謂的包裹表決係指將表決內容(可能是一部法案、可能是議事排列順序、可能是一個單位或是整個部會,甚至整個國家的預算都有可能),統整在一次表決中進行。立法委員沒有辦法對包裹表決內的個別項目進行否決,要就是包裹表決內容全部接受,否則就是全部拒絕,無法逐一表態。

      立法院中最常出現的包裹表決的項目是有關議事順序的變更。之所以會有議事順序變更的包裹表決,通常是在野黨將被程序委員會封殺的提案以及討論事項排序較為後面的議案,提出變更順序的表決請求。就政治運作而言,黨團或是立法委員之所以會行使包裹表決,多半只是為了進行政治表態,就議案立場留下一個記錄罷了,並非真的要討論法案的內容。而事實上,有關議事順序或者說議事日程的包裹表決,實際上根本都還沒有付委,距離實際政策辯論或討論,仍有一大段距離。這樣的包裹表決,就報告事項而言,只是決定哪些法案可以交付委員會審查,哪些法案不行交付委員會審查罷了。而就討論事項而言,只是決定哪些法案可以往前或往後移動、提前或延後討論,並沒有三讀與否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問,立法院是否曾就法案內容進行包裹表決? 答案是不可能。首先,不同法案之間,很難用包裹表決的方式來處理爭議部分。而且院會也不可能同時處理不同的議案。院會處理議案一定是依照順序進行討論或表決,故不同議案的實質內容,不可能採用包裹表決為之。其次,每一次的表決都是一次政治攻防,也都是一次『秀』。因此,如何讓凸顯自己與對手在特定議題立場上的差異,才是是否表決的關鍵。所以說,在政治攻防上,不同黨團會儘可能不斷製造差異性,並求訴諸多次表決,以強化選民心目中的印象,倘若相同議案不同爭議之處,全都以包裹表決為之,自然會大為降低凸顯立場的機會。

      看完本篇的說明,讀者下次再看到類似『某某某又想利用包裹表決的方式,偷渡XX法案』的言論,我們應該反射性思考包裹表決內容為何?包裹表決出現在立法程序中的哪一個階段?不論是在報告事項或是討論事項,亦或是法案二讀會前之包裹表決,都沒有偷渡的可能。因為包裹表決目的僅是為了加快議事進行、提升議事效率,無關法案本身的內容。即便執政黨希望利用包裹表決,將一部法案中,不同爭議之處一次包裹處理,在野黨也不可能接受包裹式表決,勢必要求採用逐項表決反制。故,倘若有人再以包裹表決抨擊法案偷渡,實為無稽。

上一篇相關文章:【國會教室】第三十講:法案清倉

下一篇延伸閱讀:【國會教室】第三十二講:就職日與開議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