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2016新國會、新政局】:國會藍綠鐘擺形成
發表日期 2016-01-25
作者 邱師儀

在蔡準總統拒絕多數黨組閣,馬總統也感到沒意思的情況下,多數黨組閣注定破局。2月1日之後有4個月的時間將重演扁時期朝小野大的立法僵局,而綠營將這4個月定位為:馬總統謹守憲法分際,在不與新國會對抗的前提之下,不該有任何突破性的施政作為。而立法院由民進黨過半席次穩定控制,馬總統的立法權被架空,形同被虛級化,未來4個月就算馬叫得動新任閣揆,新閣揆的法案若在立法院與民進黨的意識型態差距過大,幾乎都會被封殺。

第9屆立院之後,民進黨以達6成的席次優勢,不用藉助時代力量就可以輕易通過幾個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民進黨所提出的版本。另外從去年3月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主提的「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被程序委員會退回25次,第9屆後必然也產生一個蔡英文版,然後強勢通過。此條例蔡必然列為上任前使命必達的法案,因為蔡拒絕多數黨組閣後,若這4個月間馬政府出現大紕漏,「總統職務交接條例」將會是未來蔡總統的一個台階。

值得探究的是,第9屆立院之後是否也將重複第7屆立院之後,每兩屆國會就會政黨輪替的「近似慣性」?第9屆立院,民進黨占過半68席次,國民黨占35席,再搭上時力、親民等小黨占10席。而2008年初所選出的第7屆國會,國民黨有81席,民進黨占27席,無黨團結聯盟等占5席,形成一次的擺盪。有人說國民黨改革若失敗將新黨化與泡沫化,但其實就算國民黨回歸到鮮明的傾中路線,仍舊有可能結合一些本土勢力。換言之,在台灣有統獨爭議的枷鎖之下,不管是藍或綠拿下總統與國會多數,都必須在「國家認同」與「對陸貿易」之間求取一個平衡點,只不過藍綠處理的價值取向不同而已。

事實證明,從李登輝(南進政策)、陳水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到馬英九(友善交流),處理此平衡點的成效都不彰,到了第2任時民眾對於執政團隊都相當不滿,終而導致總統與國會的政黨輪替。而國會政黨輪替將決定立法產出為傾中或者反中?並且8年為1輪。現在,最大的變數就是柯文哲,他如果在下一次的國會與總統大選形成一股巨大的白色勢力,將有可能打破這個才剛形成的輪替慣性。但如果他選擇與綠營結盟,2020年或者2024年的大選由柯P代表泛綠來參選,則也可被視為是新一代的綠營勢力。(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