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2016新國會、新政局】:錯失良性發展的憲法時刻
發表日期 2016-01-28
作者 蘇子喬

馬總統宣布任命張善政為看守內閣的閣揆,情勢發展至今,已確定倡議多數黨組閣者的主觀期待與憲政想像正式落空,也更加確立我國是「雙首長制為外殼,總統制為骨子」的憲政體制。

當前的雙首長制同時具有內閣制與總統制精神,行政院長由總統直接任命,但行政院須對立法院負責。這種制度設計引發的主要爭議是,究竟在憲政法理上,組閣權是歸屬於總統,還是歸屬於立法院多數?

儘管憲政法理辯論纏鬥不休,然而在憲政實際運作上,我國憲政體制顯然被「操作」為偏總統制的雙首長制。2000~2008年間,陳水扁總統所屬的民進黨在立法院中並未過半,但陳總統在8年任期中從未實踐國會多數黨組閣。今年2月開始至520近4個月的憲政空窗期,將再度出現舊總統與新國會多數不一致的情況,儘管國會多數黨組閣的倡議一時甚囂塵上,但終究無法成真。

近日的發展顯示,我國內閣乃是隨著總統變換而更迭,而非依附於國會的變動,內閣從屬於總統的態勢相當鮮明。我國憲政體制在實踐上突顯的是總統制的運作邏輯,憲法中具有的內閣制精神則相對淡化。

從全世界雙首長制國家的實際運作經驗看來,偏內閣制的雙首長制國家其憲政運作通常較為順暢,民主表現大抵優於偏總統制的雙首長制。就此看來,我國當前雙首長制日益往偏向總統制的方向確立,並非好事。國會多數黨組閣之議若能實現,可使我國憲政體制往良性正面的方向發展,但我們錯失了此一難得的「憲法時刻」。

此一「憲法時刻」的錯失,固可歸咎蔡英文與民進黨堅拒多數黨組閣,但倡議多數黨組閣的馬總統與國民黨亦有可歸咎之處。其一,多數黨組閣是選舉前夕國民黨突然拋出的議題,選後再由馬總統正式向勝選的蔡英文與民進黨提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此一議題如何能形成嚴肅與冷靜的憲政討論與共識?

其二,馬總統在正式提議多數黨組閣並等待蔡英文與民進黨正式回應前,又公開宣示「我的字典裡沒有『看守』二字」,此一說法強調總統的法定職權,增添民進黨對於2月一旦組閣後,閣揆與總統之間權力衝突的疑慮。總之,朝野未能充分把握這次將我國憲政體制帶往良性發展的憲法時刻,殊為可惜。(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