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評論 |
文章標題 | 【政策評論】破解江宜樺三大廢核恐嚇牌 |
發表日期 | 2013-03-05 |
作者 | 潘翰聲 |
針對核四公投,馬英九總統再三強調「資訊公開、不要恐嚇人民」,行政院長江宜樺卻假設主張核四停建的民眾「寧可台灣承受重大投資損失、高電價、限電危機、甚至犧牲經濟成長,並放棄低碳家園的理想」,陽奉陰違地打出三張恐嚇牌:漲價、限電、暖化,其立論基礎則是與用電需求緊緊掛勾的經濟成長。核四也成為國民黨接班角力舞台,江宜樺拉回發展掛帥的老舊意識形態,朱立倫則呼籲國民黨未必要擁抱核電塑造新形象。
漲電價「精算說」崩盤 兩年前福島核災剛發生時,前經濟部長施顏祥說非核家園電價漲「兩倍」,去年底改口說「四成」,證明自己以前在恐嚇,而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北市內湖、南港區)更語出驚人說「捷運票價漲七倍」,其實用國中程度的簡單算術就能駁倒。簡單來說,目前核一二三廠總發電量佔不到兩成,核四只增加6%的供給,就算用「天然氣取代核電」的價差乘上佔比,也不可能得到上漲四成的數字。何況反核一方,認為台電低估三座核電廠的成本,核四更是天價的昂貴電廠,廢核全用天然氣取代也是過度簡化和窄化各種可能性。 台電近期成立了核能溝通小組,我在2月22日的談話節目與鄭慶鴻組長的針鋒相對,其他來賓就發現關鍵點在於台電假設天然氣價格會一路飆高。2月28日中國時報頭版爆出電價可能漲七成,引發社會嘩然之後,台電竟然坦承核四蓋不蓋電價都會漲,所謂「經過精算」的恐嚇牌完全破產。 3月1日江宜樺在立法院答詢又推出「北台灣恐將限電」的第二張恐嚇牌,我預測未來第三張恐嚇牌「恐將被課徵碳稅」,乾脆就移花接木盜取環保界對抗氣候變遷的主張。
蓋到核十廠才夠用 這三張恐嚇牌都是從用電需求無限成長的魔手打出來,台電預估未來十年還會增加四成的需求和供給,推動核電的各國政府都這樣高估未來用電成長,2012年我到韓國參加「非核亞洲論壇」,韓國代表也舉出同樣類似的圖表,連備載空間還有三成多的泰國也說要蓋核電廠。如果核能那麼神,蓋核四根本遠遠不夠,也要蓋到核十廠才夠! 而台電長期負載預測比較圖,近十年來每次都預估錯誤。景氣循環起起伏伏是正常狀況,在目前產業結構不調整的情況下,尖峰電力實績(圖中紅色線)也會跟著波動,但台電每每都用景氣成長期的陡峭斜率,來直線預估未來的成長幅度,當然錯得離譜。 再加上假設能源價格上漲,當然電價必定上漲。而以預估值來看,當然永遠都會缺電,也無法達到減碳目標。這一切都跟核四無關,頂多只是杯水車薪的安慰效果,政府卻把一個電廠當作救命仙丹。 至於台電倒閉的恐嚇說,更沒有說服力不值一駁,財團不可能讓政府為了政爭,而把台灣整體債信玩到被降等的金融風暴。台電的鉅額虧損來源,去年底工會爭取年終獎金的時候,終於公開承認環保團體所言「台電每年補貼工業用電數百億元」,政府若不敢調漲工業電價,就該編預算處理。
立法院應該做的事 不論擁核或反核立場,國會應該盯著政府、拉著企業一起做的三件事: 一、產業結構轉型,降低電力需求的彈性係數,使經濟成長和電力成長、溫室氣體排放都脫鉤的第一步。 a.以2012全國氣候變遷會議馬英九承諾要經濟部研究的「電力需求零成長」,作為目標來努力,節約用電(負電廠)就有很大的空間。(注意:是用電零成長,不是經濟零成長) b.「能源管理法」要求制定能源效率標準,因經濟部杯葛環保署,立法以來都難產。
二、擴大並普及時間電價和可停電價等價格誘因機制,並投資於電網及尖峰負載管理技術,則可以讓需求曲線的波峰波谷差距縮小。 a.引進「可停電力」的差別費率定價,一般家庭可以忍受停電、限電的用戶,應該給予較低費率的電價,像石化廠(台塑)、晶圓廠(台積電)、面板廠(友達),製程要連續,甚至長達二、三十天,需要高品質用電,就該負擔較貴電價。 b.盯緊台電六輸、七輸的預算,以智慧電網和智慧電錶來加強電源管理(削減尖峰)。 c.減少北部外求的用電需求:(1)平衡城鄉差距(請洽內政部長李鴻源),(2)讓城市本身自己發電(太陽能結合小風車、負電廠等等)。
三、資訊公開、公民參與決策。 a.公民投票法修法,強制舉辦行政聽證。 b.從上下游分割台電為發電和輸配電公司(非民營化)。
*本文作者為綠黨中執委,全文為作者個人觀點,與口袋國會立場無涉。 |
留言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