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政治觀察】臺菲漁政衝突的省思
發表日期 2013-06-06
作者 史天恆

自5月9日漁民在臺菲重疊海域不幸遭菲國海巡射殺以來,在區域關係上,台菲的政經關係緊張程度漸有升高,國內民意也引爆了民眾怒火。政府在民意為後盾的情勢下採取積極行動,並在交涉不暢後宣布擴大制裁並派軍護漁,這些作為固然獲得民意支持。然而,在菲國當局虛委以蛇甚至取巧塘塞的不友善態度下,事件至今未能落幕,反暴露出許多值得深究的省思。

在此,本文必須指出三項應當關注的議題:首先、行政系統未能掌握先機於前,致使國際輿論此前多不利我方,又在菲國特使來臺期間未能妥善應對於後,因而限制了臺灣後續的可行作為。然而,立法院向以國會外交作為輔助我國外交政的成果為傲,在此次事件中,卻又看似無從發揮二軌外交的影響力,實殊為可惜。其次,竟有立委在委員會中公然宣稱:「應將菲國代表扣為人質」,不禁令人擔憂其專業素養的欠缺。再者,當我國擴大施行「硬實力」-機艦護漁同時卻陸續發生兩起墜機意外,大有滅己志氣之傷。各界該如何看待這一連串的事件?

首先,台菲兩國並無正式邦交,使歷來漁民多受菲國軍警欺侮,此次事件更非首例,但顯然無論行政體系或國會皆未有足夠重視與具體作為。因此兩者均應負起歷史責任。尤其立法院向以具「亞太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以及「民主太平洋聯盟」(DPU)國會議員連線之成員為傲,然而在交涉陷入僵局時,卻未聞立院藉第二管道向菲方溝通瞭解,以更具體行動提供政府政策建議或分析菲方作為,因而使此案陷入僵局。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國會在支持行政體系之外,可供檢討與未來更進一步著力之處。

其次,若說菲國國會對其政府影響力有限,然而我國立委的若干不當言語,恐將傷害國會形象乃至於臺灣的國際評價。蓋事發後菲國駐台代表白熙禮返國述職時,因其態度與立場未受國人認可而備受指摘,卻有在野黨資深立委指出「當扣壓以為人質」,此言不僅失當,更恐遭外界質疑臺灣對國際外交規範的基本素養及認知。這句失言的背後,更應深思之處,在於顯現出我國朝野乃至於人民的國際觀委實貧乏,更對區域關係與鄰國國情缺乏足夠認知,以及當有的戰略規劃。正由於無所準備,因此事件發後才會出現此類情緒性言語。可嘆矣!

最後,在政府擴大制裁派出機艦護漁的同時,先後發生F-16及幻象墜海意外,使空軍作業體系招致各界嚴厲批評。然而,各界卻極少注意到近兩月內,包括中共、南韓、駐日美軍亦都發生軍機墜毀事件,此事固屬重大,卻不能僅單以失職懈怠論即可解釋。需知近年國軍軍事預算持續縮減,尤其募兵制人事費的排擠效應,使武器裝備正常的零件供應與維護保養日趨艱困,俗說「養兵千日,用於一時」,但亦需知不應「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唯有重新檢視、編列合理國防預算,大刀擴斧推動軍事改革,解決軍隊內部表格文化、官樣習氣的陋規,才是真正有助於國軍戰力壯大之道。而此尚有賴資深、專業的國會議員之積極貢獻和參與,正如美國參眾議員對外交及國防事務的影響力之所以資深,委實來自於其長期對專業事務的孜孜不倦與辛勤付出。也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民眾期待的專業代議士、政府倚重的資深政治家。願立委諸公自省之,共勉之。

*作者為政大政治系博士生,本文乃作者個人觀點,與口袋國會立場無涉。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