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焦點評論


文章標題 【國會改革】立委評鑑指標的虛與實(1/2)
發表日期 2013-09-10
作者 口袋國會

國會是現代國家的民意機構,代表不同地區和團體的利益,主要職能在完成立法程序,使政策合法化,及監督政府施政。有別於行政部門與行政程序,國會是由選舉產生之民代立委組成,因各自代表不同選區及選民的利益,故在議事程序上具有衝突性及黨派性。行政部門的施政能效須受立委監督,但當國會議事品質能效低落時,選民除可依法對立委行使門檻甚高的罷免權之外,平日又將如何有效監督立委問政品質?

自1988年「無住屋聯盟」首次喊出「人民監督國會」後,台灣社會開始出現許多民間組織陸續展開系統性監督國會的行動。如:「新時代基金會」、「澄社」、「國會觀察基金會」、「台灣勞工陣線」、「婦女新知」、「社會立法運動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這些公民團體監督國會的方式可概分為兩種取向,一種是「遊說立法型」:主要透過公佈關心特定議題的立委,向特定族群提供立委投票的參考,並藉此向立委施壓,希望立委關心特定族群的利益並制訂相關法案。另一種則是「專業評鑑型」:欲採納立委在各種客觀指標上的表現,或透過部份質化指標,來對全體立委進行評鑑並公布全體立委的評鑑成績。

第一種取向的出發點並不迴避價值判斷,相反的,其評鑑立委的目的正是要對立委的政策立場發揮價值篩選、結盟與遊說影響的效果;第二種取向的出發點則企圖建立一體適用的客觀評鑑指標,以求對所有立委問政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分,但也正是因為客觀評分項目太偏重量化指標,難以對立委問政品質發揮監督促進的效果,質化加權計分項目又參雜了團體本身對某些特定議題的主觀價值立場而失去對不同立場者的說服力,導致部分立委開始虛應迎合玩起湊業績的數字遊戲,或消極抵制否決漠視評鑑結果,使民間團體監督國會的效果大打折扣。

為免重蹈覆轍,「口袋國會」特於第八屆立委第三會期臨時會期間主動拜會多位立委及立委助理,除說明「口袋國會」成立宗旨與Open Data Base(開放資料資料庫)之功能屬性外,亦針對各項立委評鑑指標所能發揮之虛實監督效果及如何改善進行意見交流。我們發現,受訪者不分黨派色彩,皆不約而同提出了量化評鑑指標流於表面的侷限,並針對某些實際上根本無法發揮監督立委問政表現功能的評鑑指標,提出了相當理性務實的看法。

茲將最被詬病的評鑑指標及其被詬病的理由分陳如下,期能藉此拋磚引玉激發出更多有效監察國會的討論與想像,同時也增進公民對國會實質運作的深入理解。

一、出席率

所有受訪立委及助理均表示以出席率進行立委評鑑毫無意義。因為立法院有些會議是三天一次會議,簽到只需簽一次即可,有些立委三天會議都出席,有些立委只出席一天會議,也有立委完成簽到後便離開會場。出缺席統計指標既不能如實反應立委真正參與會議的時間多寡,亦無法呈現出立委在問政時的認真程度。

二、書面質詢量

立委無法親自出席會議對政院各部會進行口頭質詢時,通常會改遞交書面質詢,再由行政部門指派基層科員進行書面回覆。通常書面質詢是由立委助理撰寫並呈立委審閱同意後,代為遞交主席台,因書面質詢對行政部門施壓效果不大,故也有立委從不審閱書面質詢稿,全權交給助理去做數量形式上的敷衍應付。以書面質詢量作為評鑑指標,實際上只促成了立委助理工作量的增長,讓立委助理更加過勞而已。

三、委員會口頭質詢量

有客家族群代表之不分區立委反應,因其本身具有律師專業背景,遂被黨中央指派坐鎮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但因其又身兼客家族群代表應當關心客家事務與政策,故經常主動出席內政委員會並發言質詢,只是依照回歸委員會專業審查制度的精神,並不鼓勵立委進行跨委員會發言審查,以致其在內政委員會認真問政的表現無法被納入評鑑分數,如此很容易抑制立委跨委員會參與議事的熱情與積極性。

亦有立委反應,口頭發言次數雖較出席率和書面質詢量更能反應立委問政的認真程度,但卻無法看出立委發言質詢是否到位,對議題掌握度是否夠深,應在量化指標外佐以質化分析。

此外,還有立委助理表示,公報上有明文記載的也僅限於立委在發言台上的質詢內容,但立委有更多的時間是在台下討論,有些立委很狡猾,站在發言台上說的是一套,下發言台討論修法時說的又是另一套,而這些「喬」的過程卻不會被記載於公報內,IVOD也不會公開轉播。(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立委評鑑指標的虛與實(2/2)

留言板